易普咨询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首页    矿产及能源    易普咨询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XX光伏发电项目

  1.1.2建设地址

  XXX省XX市XXXX区内

  1.1.3项目单位

  XXXX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1.1.4项目性质

  新建

  1.1.5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54652.5平方米,其中其中厂区建筑面积84000平米,配套面积30000平米。项目建设内容如下图所示:

  图表1:项目建筑内容及规模

  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91968.1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8968.12万元,建设期利息6000.00元,流动资金7000.00元。其中建设投资包含工程建设费用5955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657.73万元,预备费用3760.39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估算91968.12万元,其中50,000.00万元来自于银行贷款,18,393.62万元为自有资金,剩余23,574.50万元由公司其他渠道融资取得。

  1.1.7建设周期

  根据本项目工程量、设备供货周期、施工特点等因素,本项目从开始施工到项目投产试运行共历时2年。

  本项目拟自2021年12月底前完成立项及审批等前期工作;同步于2021年12月底完成地质勘察、场地清理、施工图设计等工作;于2022年1月开始动工,并于2023年2月末完成土建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2023年3月至10月进行设备购置及安装、调试;2023年12月起验收并投入使用。

  图表2:项目建设周期

  1.2项目单位简介

  企业名称:XXXX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XXX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工商注册号:

  组织机构代码:

  成立日期:2019年10月31日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注册地址:XXX省XXXX区高端装备制造园

  经营范围:太阳能设备、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研发、制造、销售;技术开发、咨询、交流、转让、推广服务;环保工程设计与施工。

  公司简介:XXXX区华研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热管技术在诸如太阳能光热领域、聚光太阳能光伏领域等推广应用,并实现技术产业化。生产及办公在XXXX区,注册资本金10000万元,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宄所和中加生物质能源中心形成长期紧密合作关系,与中科热谷(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形成战略联盟,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光热产品和生物质半碳化气化产品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并致力于北方地区清洁能源供热改造项目建设。同时,华研的太阳能光伏技术将巅覆传统太阳光伏技术,创新太阳光伏发电技术真正实现传统能源向新型清洁能源的转型,为实现中国3060碳目标贡献绵薄之力。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6、《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

  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9、《中国制造2025》;

  10、《X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1、《XXX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2025年)》;

  12、《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

  13、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

  14、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及政策;

  15、国家和XXX省的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

  16、其他相关基础资料。

  1.4编制内容

  本报告内容涉及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预测、建设内容、技术、设备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财务评价、风险分析等方面。本报告对本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

  1.5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图表3: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相关准入政策条件

  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鼓励类”中“五、新能源”中“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二十八、信息产业”中“25、半导体照明设备,光伏太阳能设备,片式元器件设备,新型动力电池设备,表面贴装设备(含钢网印刷机、自动贴片机、无铅回流焊、光电自动检查仪)等”、“51、先进的各类太阳能光伏电池及高纯晶体硅材料(多晶硅的综合电耗低于65kWh/kg,单晶硅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于22.5%,多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21.5%,碲化镉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17%,铜铟镓硒电池转化效率大于18%)”,属重点鼓励发展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1.2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

  《战略》中指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大幅增加生产供应,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量主体,开启低碳供应新时代。推动非化石能源跨越式发展。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以分布式利用为主,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不断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实现与常规电力同等竞争。要推广应用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强化自主创新,加快非化石能源开发和装备制造技术、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利用技术应用推广。加快大型陆地、海上风电系统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推动低风速、风电场发电并网技术攻关。加快发展高效太阳能发电利用技术和设备,重点研发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电转换、智能光伏发电站、风光水互补发电等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技术。研发应用新一代海洋能、先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要求:顺应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塑造中国制造新形象,带动制造业水平全面提升。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与光伏产品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规划》要求:以推动我国太阳能产业化技术及装备升级为目标,推进全产业链的原辅材、产品制造技术、生产工艺及生产装备国产化水平提升。光伏发电重点支持PERC技术、N型单晶等高效率晶体硅电池、新型薄膜电池的产业化以及关键设备研制;太阳能热发电重点突破高效率大容量高温储热、高能效太阳能聚光集热等关键技术,研发高可靠性、全天发电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及关键设备。

  《X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纲要》指出,要优先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消费为导向,结合省内外电力市场,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构建多种能源形态灵活转换、智能协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50%以上。有序推进风光资源利用,建设哈尔滨、绥化综合能源基地和齐齐哈尔、XX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在佳木斯、牡丹江、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等城市建设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科学布局生物质热电联产、燃气调峰电站,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蓄能设施。推广地热能、太阳能等非电利用方式,积极稳妥推广核能供暖示范,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开展绿色氢能利用。

  《XXX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2025年)》

  《规划》指出,要重点培育三大先导性产业,其中一个就是新能源产业。而太阳能就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并指出,“要利用大型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中打造齐齐哈尔、XX、绥化和四煤城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同时还提出了发展新能源具体的实施路径就是:第一,以应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以本地市场应用需求为牵引,加快推广成熟适用的新能源装备和产品,加大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引进培育有较强技术实力和辐射能力的骨干企业。鼓励与新能源产业配套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第二,推进新能源下游应用。探索新能源联动使用新模式;第三,加强新能源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新能源领域工程建设、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引进和建设。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推进核能、风电、氢能、智能电网等领域成套装备和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XXX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夯实能源供应基础方面,推动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加强电网、油气管网建设,进一步集约安全开发煤炭资源,发展清洁高效煤电、稳定油气开发,推进煤炭、石油资源精深加工,夯实我省能源供应基础。二是引导能源绿色低碳利用方面,进一步转变能源消费理念,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推进生产生活用能绿色低碳化,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推动建筑节能和清洁采暖、积极发展绿色交通。三是推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快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化进程。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落实我国节能减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很多关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大力主张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大清洁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逐步实现绿色发展。光伏发电是优良的低碳能源,可实现环境保护、降低成本的双赢。光伏发电在使用过程中完全零排放,而在光伏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只是化石能源的5%-10%,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周期仅为1.3年,以使用寿命25年计算,光伏发电约有24年时间是零碳排放,表现出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优越性。本项目所采用的XXXX光伏发电电池,相同发电功率所用的电池用量是传统晶硅电池的1/7000-1/10000,电池用量大幅降低,更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且,聚光砷化镓光伏电池发电效率高,土地资源占用率降低。同时,土地资源可以混合利用,没有过度浪费,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保障了国家的耕地红线。

  2.2.2项目建设是带动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促进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凸显,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重视新能源的发展。而太阳能资源无污染且取之不竭,是替代传统能源的优质资源,因而光伏发电技术成为各国发展的目标。光伏发电技术决定了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而本项目产品高倍聚光砷化镓光伏发电系统采用了高效控温传热器件,解决了聚光砷化镓发电电池难以高效散热的痛点,实现了砷化镓电池的高效发电效率,保证了电池长寿命,高效运行。而且,砷化镓光伏发电电池转化效率达到了46%甚至更高,发电效率高,发电量高,且几乎零光衰持续发电,相比传统晶硅光伏发电技术具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项目建设后将不断加强光伏发电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投入,不断突破现有技术,改善当前技术缺点,实现更高发电效率。因此,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抓住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机遇,带动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促进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

  2.2.3项目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新增就业的需要

  光伏制造产业是光伏产业的核心,其本身及上下游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关联度大,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XXXX电池是高附加值的产业,也需要多个配套产业相互支撑。目前,XXXX区具备大批量生产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在砷化镓电池、铝合金模组箱生产制造等具有较明显的产业基础优势。

  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249000万元,净利润37433.77万元,上缴各类税金33031.44万元,业务体量大,能带动当地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进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项目建成之后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解决就业170人,通过产业联动间接带动上千人就业,能有效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2项目单位简介

  1.3编制依据

  1.4编制内容

  1.5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光伏发电行业概述

  3.2全球及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市场分析

  3.3光伏发电行业产业链分析

  3.4光伏发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4.2项目建设条件

  4.3对项目选址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 项目产品及工艺技术方案

  5.1项目产品方案

  5.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5.3设备方案

  5.4项目原辅料方案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6.1建设指导思想

  6.2总平面图布置

  6.3建筑工程

  6.4公辅工程

  第七章 节能

  7.1设计依据及原则

  7.2项目耗能估算

  7.3节能措施分析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8.1设计依据

  8.2设计原则

  8.3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8.4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8.5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

  9.1工程概述

  9.2设计原则

  9.3劳动保护

  9.4劳动安全卫生主要防范措施

  9.5安全急救及卫生保健

  9.6预期效果及评价

  第十章 消防

  10.1设计依据

  10.2总图消防

  10.3建筑消防

  10.4给水消防

  10.5电气消防

  10.6暖通消防

  10.7消防管理

  10.8建筑消防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11.1组织机构设置

  11.2劳动定员、人员来源和培训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标

  12.1建设工期

  12.2关于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的建议

  12.3项目招标方案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1投资估算范围

  13.2投资估算依据

  13.3投资估算说明

  13.4项目总投资估算

  13.5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14.1评价依据

  14.2财务数据测算

  14.3财务效益分析

  14.4盈亏平衡分析

  14.5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

  15.1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15.2风险评估

  15.3风险防范对策

  第十六章 社会评价

  16.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6.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6.3社会评价结论

  第十七章 结论及建议

  17.1结论

  17.2建议

  获取完整版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请联系张逸东15011428637

 
2022年6月22日 12:06
浏览量:0
返回列表